第一部分、輪胎脫層(冠脫、肩脫、側(cè)脫、里脫)
1、輪胎長期處于超負荷、低氣壓行駛狀態(tài),輪胎的變形增大,胎側(cè)過渡曲撓,胎里簾線整圈松散或褶皺,胎體生熱增大,導致輪胎脫層脫空。
2、輪胎運輸距離過長,輪胎長時間運行,造成輪胎溫度過高,導致輪胎脫空脫層、起包。
3、輪胎行駛速度過高,曲撓頻率增加,胎體變形與復原過程大大縮短,胎溫急劇上升,導致輪胎脫空脫層。
4、輪胎偏磨嚴重,造成輪胎受力不均。
5、輪胎并裝不同品牌、新舊搭配,結(jié)構(gòu)搭配不合理,使輪胎單胎超負荷行駛。
6、輪胎選型不當。
第二部分、胎口損壞(鋼絲刺出、胎口脫爆、口斷)
1、輪胎處于超負荷、低氣壓行駛狀態(tài),缺氣狀態(tài)輪胎扭轉(zhuǎn),造成胎口損壞。
2、高速行駛過程中,急剎車,轉(zhuǎn)彎過急或過小,使車輛前輪瞬間負荷增大,造成胎口損壞。
第三部分、劃傷、刺破、異常磨損
1、輪胎高氣壓行駛時,增加了胎面中心的接地壓力造成胎冠中心部位過度磨損。
2、氣壓過高,減少簾線對沖擊的緩沖作用,遇硬物及尖銳物體,造成輪胎爆破、刺破或胎里簾布層呈X 、Y、\ 形斷裂。
3、氣壓過高,在泥濘路面易打滑,造成輪胎冠部周向劃傷。
4、氣壓過低,負荷過大,胎面對路面相對滑移增大,輪胎肩部磨損嚴重,胎側(cè)曲撓度變大。
5、頻繁制動、潮濕環(huán)境作業(yè)。
第四部分、外觀問題(裂口、雜質(zhì)、氣泡等)
1、輪胎長時間露天存放,造成輪胎冠半圈老化裂口,胎側(cè)開裂。
2、氣壓過低,胎側(cè)變形大,造成輪胎胎側(cè)呈放射性開裂。
第五部分、其他
1、輪胎裝運過程中,由于措施不當,造成輪胎擠壓變形。
2、輪胎在裝配輪輞過程中,叉?zhèn)潅?、輪緣部位割傷等?/p>